去年七月,带着对未来的满心期待,我正式告别了学生时代,步入了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的大门。心里描绘着在职场上大展拳脚的梦想,我来到了海南项目部。尽管周围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但这并未削弱我心中的热情。
刚开始工作时,我以为凭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足以轻松应对各种挑战。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被安排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整理工程资料、协助打印资料等,我的主战场从想象中的图纸会审,变成了铁皮柜组成的“迷魂阵”,与我心中的职业蓝图相去甚远。每当看到同事们熟练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我都会不禁怀疑自己的价值。
正当我陷入沉思时,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项目经理陆勇安拉过一把椅子,示意我坐下,然后分享了他的经历:“我刚入职时,也和你一样,觉得这些工作太过简单,甚至有些乏味。但你知道吗?当你觉得在重复时,正是在为不可重复的工程筑基,只有当你真正投入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心态,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整理竣工档案时,指尖抚过泛黄的图纸边角,竟意外发现了前辈用铅笔标注的管线避让经验——那些被我视作“简单劳动”的材料,实则是项目智慧的活体基因库,我开始重新审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并仔细梳理。慢慢地,我开始接触现场,却发现现场质量把控的淬炼比整理资料更灼人。沟槽开挖前,我反复地比对施工图纸,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地下管线的标高,某次却发现旧管的图纸标高和实际标高相差8公分,顺着这个误差找问题,现场施工成功避免了旧管破坏。沟槽回填后,我用卷尺丈量着每一寸施工区域。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每一次标高的重复计算都为避免管线破坏创造了价值,每一次现场的精准测量都为后期核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烈日之下,我俯身测量,当我凝视着笔直向前延伸的卷尺时,胸中翻涌的情感似乎比烈日的温度来的更加滚烫,因为我知道,在那条平凡之路上,我已经不再迷茫。
当夕阳再次将卷尺影子投射在工地时,那些曾被视作平凡的日子,已化作守护工程的隐形长城。我终于懂得,真正的职场修行,不是追逐聚光灯下的辉煌,而是在图纸褶皱里寻找光的方向,在卷尺刻度中丈量成长的厚度。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