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军澳有独居长者在单位内倒毙,长期未被发现。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指,当局正透过数据库对比,识别风险较高的独老及双老公屋户,未来会用科技协助。
一名76岁独居婆婆在将军澳彩明苑单位内倒毙,被发现时身体已经腐化。据了解,婆婆长年独居,她儿子三年前移民,报称多年无联络。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认为,事件反映香港踏入老龄化社会,当局动用社署、医管局及房委会数据,识别风险较高的独老及双老长者,关爱队已探访约五千个公屋户,其中400户转介至社福机构跟进。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称:“用我们系统计,她应该是属于我们高风险的,但因我们要时间、要全港找。我觉得如果我们用这名婆婆作例子,我都正在试一些穿戴式系统,或者我见到坊间有些技术,很简单,计雪柜门开关或门口开关来作预测,究竟你是否正常生活,还是你可能出了乱子,我们要提前找你。这些我们想试,希望可以帮到,尤其是独居,万一发生事,我们是否可尽快找他?”
今年7月起,医管局在照顾者入院后会通报社署,以提供支援。孙玉菡指过去两个月,有500多名领取照顾者津贴的照顾者入院,大部分在入院前,已安排家人等照顾被照顾者,只有2宗个案要社署支援,他指家人的支援好重要。
孙玉菡表示:“要照顾好我们的‘老友记’,政府要出力、要出钱,社会要一起去做,其实家人都要多些关心。有时不是想要钱这么简单,有时老人家孤单、陪伴、要倾诉,这些家人可扮演很好角色。”
他又指,未来可考虑与物管公司合作,识别私楼的高风险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