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30日电 (通讯员: 张旭冰)在中交一航局新疆乌尉高速一标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一位技术员以其多面的才能和坚定的担当,成为了勾勒南疆门户精致轮廓的关键人物。他就是一工区技术主办负责人张维,用行动诠释着“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初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
勇挑重担,一人多岗显担当。今年以来,工区面临技术管理人员减少的实际困难。原本就肩负重任的张维,没有丝毫犹豫,主动将更多责任扛在肩上。他的工作范围从原本负责的16栋房建单体技术管理,扩展至新增的景观小品、跨线桥喷绘、景观绿化、服务区及收费站外水工程,同时还要兼顾与设计方的沟通协调。任务叠加,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张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施工现场,手持图纸和笔记本,穿梭于各个施工作业面,细致检查、精准指导;夜幕降临,当同事们陆续离开,他的办公室灯光依然亮着,梳理当日问题、对接次日计划,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面对旁人关于“累不累”的询问,他常笑着回答:“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工期不等人,质量更不能含糊。”
精益求精,雕琢门户精品工程。作为进入南疆的第一个服务区及收费站,中交一航局新疆乌尉高速一标是北疆通往南疆的重要视觉窗口,其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张维将“打造南疆门户精品工程”的理念深植于心,并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中。
他坚持“事必躬亲”,从墙面平整度、地砖铺设,到门窗安装精度、水电管线排布,每个环节都亲自检查验收。在房间验收阶段,他带着手电筒和检测工具,对每个房间的每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排查,任何微小瑕疵都难逃他的“火眼金睛”。
针对发现的问题,张维创新采用了“便签指导法”:在问题处粘贴便签,清晰标注问题类型、整改要求和时限。这种直观、高效的“点对点”沟通方式,省去了中间传达环节,极大提升了整改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了工程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业主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追求完美,提升项目整体品质。在负责景观小品和跨线桥喷绘这两项“品质提升项”工程时,张维同样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为了呈现最佳视觉效果并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他在施工前多次与设计方沟通,优化小品造型与材质;施工中紧盯每道工序,从石材拼接缝隙到整体安装垂直度,都要求严格按规范执行。
跨线桥喷绘对色彩和工艺要求极高。为确保图案色彩鲜艳、持久耐用,他反复比对色卡、筛选涂料,最终选定性能最优的产品。在一次喷涂作业中,突遇微风,他立即叫停施工,待风力减弱后仔细检查已喷部分,确认无误后方才允许继续。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跨线桥喷绘成为沿线靓丽风景,景观小品也与环境完美融合,显著提升了项目整体品质与文化魅力。
坚守初心,书写基建人奋斗篇章。从房建工程的“精雕细琢”到景观项目的“锦上添花”,张维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节点,用匠心守护质量。在他的有效管理和带领下,工区技术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均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为打造南疆门户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维的故事,是无数默默奉献、坚守担当的一航人的缩影。项目团队将继续怀着那份对工程质量的敬畏与对岗位职责的忠诚,在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征程上,书写更多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海报分享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