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琛惠,中共党员,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院本科生党支部支委。大二被选派至南开大学文学院交换,曾获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华北赛区一等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等多项荣誉奖项。目前已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就让所有此刻孤独微小温柔的光,陪伴着漫漫长夜被照亮的路”,当谈及大学四年的自我定位,彭琛惠用“萤火”这一意象来形容,微小而并不渺茫,照亮前路穿越长夜,不被浮躁的风浪推着走,确定一个恒久价值的目标,铸就稳定强大的内核,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甘黯淡,自由生长。

柔和的力量或许胜过锋芒

中文系是彭琛惠从一而终的选择,在贸大中文的四年更让她坚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课堂所学并不仅限理论知识,更触及处事思维和价值观念,深入领悟文学旨归,她说,很庆幸在贸大行色匆匆的这些年,在锋芒毕露的周遭有这样温暖的一隅,静下心来听一堂文学课,感受文学的温度和柔和的力量。

大一初入学她便立刻调整状态适应新生活,每周会将所学内容重新整理,定期体系化复习,绘制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也赋予了她更有条理性的思考习惯。对于时间管理,彭琛惠更倾向于“任务导向型”,通过待办任务清单的形式安排时间完成目标,内生的成就感也激励着她不断前行。

允公允能,戒骄戒躁

在南开大学交换的时光是彭琛惠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当了解到学校启动与南开大学合作的交流培养项目,抛开是否能适应全新环境的顾虑,彭琛惠毫不犹豫地递交了报名表,“放手去尝试,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在大二下学期如愿被推荐选派至南开大学交流学习。遗憾的是恰逢疫情,为期半年的交换几乎全程都处于封校当中,但她并未抱怨,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沉淀学识和钻研学术上。在南开的每一堂课都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文学的热爱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彭琛惠特别谈到“ 西方小说研究”这门课,每周的读书笔记分享会督促她在一学期内精读完5部外国长篇名著,以兴趣为导向确定《百年孤独》的选题,探索马孔多“自永远至永远的镜城幻梦”,将课堂汇报的转化为一篇较为成熟的学术论文,期间的成就感不断叠加,在结课时收到老师的邮件留言更让她感受到文学的温度和柔和的力量,“希望你在南开的生活学习开心快乐”。

得与失是常态,不过分在意旁人的得,不过分计较自己的失,“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彭琛惠常用这一段话提醒自己,接受结果的不尽如人意,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在重建信心的同时继续寻找新的答案,语言学便是她所追寻的新的答案。

挑战自我,彼方尚有荣光在

彭琛惠尝试跳出舒适圈,致力于挑战自我,将不断迸发的创意付诸实践、加以创造。她连续三年参加“挑战杯”竞赛,大一的偶然尝试为之后的深入参与打下基础,树立了信心。

在课上,她是安静沉稳的求学者;在课下,她是元气满满的运动派。“运动是让我情绪快速稳定下来的方式,隔绝一切杂音噪声,游泳时的水声、打羽毛球时的击球声都能治愈我的焦虑和烦闷”,红天体育馆每周都见证着她和朋友们运动打卡的身影。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彭琛惠始终牢记入党初心,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当中,在首届国际非遗周为墨西哥和秘鲁展区协助翻译工作,在第六届项目设计大赛中参与设计“牛奶,可乐,和经济学”志愿项目,对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二小学,关注孩子们的财商素养启蒙教育。

彭琛惠还将自己大学四年来的收获与成长归功于给她力量,陪伴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收集点点萤光,自照也点亮他人。坚韧与柔和、活力与沉淀,共同充盈并成就立体的她。

以初入大学的自己为原点,以积累的学识和综合素质为半径,圈住的是自己的成长,也是本科四年的记忆。成绩只是数字,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尝试、坚持和感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把所有遗憾都留在身后,成为有力量、给世界回报光芒的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