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汲取古典文明滋养、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因璀璨成就而熠熠生辉
从狭义上讲,古典文明专指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的古希腊文明,主要因公元1世纪狄奥多拉斯等罗马作家主张模仿希腊艺术和作品进而推动“古典化运动”而得名。后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宣传和渲染而得到推广,最终在近现代希腊和美国的“文明溯源”过程中得到固化。事实上,古典文明不能局限于希腊古典时代,而是指古代世界各个文明,因为任何古老文明都有其经典文化艺术和制度,相应地都有一个对其文明发展和演进产生深远影响的古典时代。同时,古代世界各个文明既以本土发生为主,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例如,古典希腊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诸文明影响;而“丝绸之路”通过陆路和海路,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播到欧亚各地,既为其他文明注入了活力,也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吸收、容纳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持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古典文明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成为其身份标识,照亮文明进步的康庄大道。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发展出“重来生轻今世”的文化观念,创造出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建成了巍峨壮观的金字塔,修建了神秘莫测的大神庙,制作了经久耐用的莎草纸,创作出富含哲理的教谕文学作品。古代西亚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米底、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等多个古文明。苏美尔文明发明和使用的楔形文字成为古代两河流域多个文明的通用文字。古巴比伦文明的历法、法典、文字、信仰、建筑、数学等,具有经典的西亚色彩。古代印度文明创造了印章文字和规划有序的大型城市,进而发展出梵文、种姓制度和佛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明了独具特色的汉字,传承着重史治史修史的优良传统,由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科举制度等,孕育出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突出特性,并以强大生命力绵延发展。古希腊文明在神话、雕塑、建筑、医学、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都创造出杰出作品,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伟大哲学家,产出了“掷铁饼者像”“持矛者像”和雅典卫城这样的艺术杰作,形成了研究历史和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成为古代罗马和近现代西方文明不断追溯的源头。古典文明以其卓越的制度、思想、文化,穿越时空、绽放异彩,为后世提供了历史滋养和思想启迪。
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发展
古典文明从未隔绝,始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行着交往交流交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亚述、波斯文明,非洲的努比亚、利比亚文明等,相互之间长时间交往,既有和平贸易往来,也有武装冲突,既有文化交流,也有物质交换。他们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不仅加速了努比亚和利比亚的文明化进程,还先后出现了鼎盛的埃及、包含亚非多个文明的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也为古希腊建筑、艺术、宗教信仰、医学、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泛借鉴。比如,古希腊神庙中的大理石石柱样式就源于埃及,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古巴比伦的天文观测都深深影响了古希腊解剖学和神话体系。
希腊文明经由亚历山大帝国,向亚洲、欧洲和非洲扩散,希腊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生成了新的“希腊化文化”。希腊化文化生成和发展的三个世纪,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公元前196年,古埃及神庙祭司为纪念国王托勒密五世对神庙的慷慨奉献而雕刻的纪念碑,用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古希腊文分别记录同一个内容,直接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共存与交流,也为1800多年以后法国语言天才商博良释读象形文字提供了素材。古希腊文与古埃及世俗体文字不断交流300多年后,于公元1世纪融合为科普特文。印度的犍陀罗艺术也是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结果。罗马帝国几乎包括了欧洲大半、整个西亚、非洲北部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为人类文化在三大洲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对欧洲西部蛮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中华文明始终广纳外来文化之优长,传播自身文明之精华,推动人类文明之发展。中华大地是人类最早的农业产区之一,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黍为中华文明起源注入了物质动能,也在向周围地区乃至欧洲扩散的过程中,带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同时,中华文明以包容万物的精神,使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本土化宗教信仰,并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此外,中华文明毫无保留地向朝鲜、日本、越南传播文化和制度,推进亚洲各文明发展,还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同时,中华文明将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民众的日常生活。文明交流互鉴既推动了各个文明自身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因包容和平而肩负使命
中华文明基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理性认识,发展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协和万邦的和平性,始终行进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今西安)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向西传播丝绸和文化,引进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汉时期,中国船队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丝绸换取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100多个与中国通使交好国家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带来世界各地的物质和文化,传播中国思想、技术、律法,甚至远达欧洲,大大丰富了欧洲文明内涵。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东南亚国家,抵达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系列海上探险。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尤其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中国人努力学习、消化、融合现代科技知识。无论丝绸之路还是大唐交流,无论郑和下西洋还是“西学东渐”,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一个文明越包容,就越能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文明的时代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同时,在国际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推动世界各国付诸实践,致力于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汲取中华文明历史精华,改革社会经济体制机制,主动走向世界舞台,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努力捍卫自身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置于更高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而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古典文明创造的辉煌成就、在自身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源源不断地为当今世界提供历史镜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使命,我们必须走向历史深处,深入研究古典文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把握大势,通过世界古典学大会、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等国家级高端学术平台,大力向国际社会传播科学准确的中华文明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讲述中华文明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卓绝努力,让中国古典文明不再遥远、不再沉默、不再抽象,让当今世界对中华文明不再陌生、不再误解、不再隔膜,化解冲突、凝聚共识,让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携手共进,解决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全人类共享文明繁荣发展的美好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