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立胜 马彦涛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历经探索与曲折阶段、发展与繁荣阶段及协调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历史性成就,为我国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国文化建设要向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向,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懈奋斗。
我国文化事业的历史成就
文运关乎国运,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探索与曲折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敌对、政治孤立,文盲、半文盲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80%。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阶段我国文化事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围绕“树立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扫除文盲,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而进行的。
首先,奠定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始牢固确立。例如,号召知识分子学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开展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批判各种旧思想运动。二是教育体系基本建立。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教育事业应“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时间内以普及为主”,并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识字运动。当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0年6月,毛泽东提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改革教育的总方针。三是积极发展文学艺术事业。1949年7月,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确定了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学艺术而奋斗的总任务,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新中国初期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构)通过的《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确定了发展电影事业的方针;1954年,文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工矿、工地、企业中文化艺术工作的指示;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国家保障和鼓励公民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等创造性工作相关表述。这些政策与法律的出台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1956年1月,为提高学习文化的便利,我国开始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
10 月18 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繁花竞放”十年摄影精品展在京展出。图/ 中新社
其次,提出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一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是先后制定了关于自然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的条例,使文化事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是在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下,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肃清存在的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运动,调动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我国在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遭受了严重挫折,特别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给文化思想领域带来灾难性后果,文化事业陷入停滞状态。
(二)发展与繁荣阶段: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如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走向文化强国也成为这一阶段文化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首先,提出一系列文化发展理论。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理论的支撑,文化理论也需要随文化实践的发展而推进。一是重新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申了“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并开始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文化事业的受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二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又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重大方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坚决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三是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主要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党的十五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十七大从“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些都表明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探索在积极推进。
中国现代文学馆,观众在参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图/ 中新社
其次,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著作选读》《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等为代表的文集、著作、文献的先后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学习,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二是高度重视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希望工程”“烛光工程”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逐步形成。1995年开始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使许多地区走上致富之路。三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新思想、新观念。1992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开始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1981年,“五讲四美”(1983年扩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对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以提高公民素质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为目标的道德教育在全国各地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内,我国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形成。
(三)协调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至今)
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格局和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人民对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可以说,2012年至今,我国文化建设又迈向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运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深入地影响着世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立心铸魂与培根育人明确了精神追求,提供了价值标准,培养了大批时代新人,而且在凝心聚力上发挥了强大作用。特别是一系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细、小、实上下足功夫。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我国文化事业更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及表现形态也逐步进家门、进校园、进工厂、进机关。相关的课程、教材、工程、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彰显了文化自信。四是注重社会效益,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自2012年起,出台并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两个效益”相统一、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多个改革文件,细化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搭建起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五是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市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镇、街道)、村(城市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群众文化机构43752个,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29515 亿元。六是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富含中华文化价值的题材、故事、人物等“国风”元素的文学作品与数字文化传播方式相结合,涌现出一批既入乡随俗又入情入理的文化作品,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欢迎与认可。
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未来,推动文化事业朝着更加蓬勃的方向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续努力,务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文化强国的“强”主要体现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新时代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题中之义,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一,提供更多样化、多维度、精品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资源,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高科技数字化手段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其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资源投入,优化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协调发展。其三,盘活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列工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活起来。
另一方面,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其一,完善文化生产体制机制。不断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实现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其二, 以现代科学技术引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使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扩大和完善。
(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目标。其目的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共同朝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接续努力。
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培根铸魂,始终做到保持本色、擦亮底色、凸显特色,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融通古今, 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代文化相贯通。要内外兼修,坚持自身文明传统与秉持开放包容相结合,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提高警惕,认清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社会思潮的真面目。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我们党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体现出高度的文化主体性和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实践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激活其生命力、激发其创造力,促进其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摘自《中国发展观察》2024年第10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有删节。
公众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