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9月26日电 近日,由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25海外华文媒体研修参访活动在京举行。该活动是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泰国、西班牙、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7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北京参与北京文化论坛,并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考察。

23日,华文媒体研修活动嘉宾参加北京文化论坛,就文化交流、中国文化走出去等话题进行采访报道。

24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聆听了题为《媒体的融合发展和系统性变革》《AI智媒时代海外华文媒体的挑战和机遇》的两场讲座。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讲座干货满满、针对性强,对把握媒体融合前沿趋势、思考AI时代的生存与发展策略有重要启发。

培训结束后,北京市政府侨办主任王都伟看望慰问了媒体代表,并带队赴朝阳区双井街道“向前一步走”双井直播间及双井商圈开展调研,了解直播间如何依托市、区、街道三级资源整合优势,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民生议题,同时详细了解双井街道整合新阶层人士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

25日上午,媒体代表们抵达位于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大世界。在这里大家参观了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感受机器人科技的前沿成果。在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大家还品尝了由机器人现场制作的咖啡。新加坡华人头条社长李礼赞叹道:“咖啡香气浓郁、口感醇厚,与人工手冲的相比毫不逊色。”

当日下午,媒体代表走进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龙头村,近年来,龙头村不仅打造了多主题、“一站式”的特色体验民宿,还建立了灯笼、豆腐、石磨、原麦、花馍、花笺、女红、玉石八大非遗体验工坊。

媒体代表在豆腐工坊品尝了传统卤水点浆的龙头豆腐,在石磨工坊体验了古法磨面,在灯笼工坊学习制作龙头灯笼。西班牙马德里政经寰宇媒体人颜杨表示,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花饽饽工坊,面点竟能做成艺术品,其中包含的创新和匠心让人赞叹。在花笺工坊参观时,法国《欧洲时报》驻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戴九悦买了一件中国画和小花瓶冰箱贴结合的工艺品,她说,龙头村工坊提供的是完整的文化深度体验,使游客从消费者转变为生活方式的体验者。

媒体代表们还体验了水拓丝巾制作,在水拓画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用画锥在水面勾勒图案,再将丝巾轻覆其上,转瞬之间,一幅水中画作便完美转印至丝巾之上。来自埃及中国周报的朱雅韶说:“水拓工艺不仅让我们与传统艺术对话,也提升了审美情趣。”

随后,媒体代表们走进了北京风雷京剧团。风雷京剧团尤以武戏和猴戏见长,在京剧界享有“武戏文唱”的美誉。媒体代表们在这里观看了京剧表演,还穿上戏服,学习京剧的发声、吐字、唱段、站姿、手势和眼神,于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