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9日电(通讯员:程超)“这红薯真大啊”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巴仁乡的红薯田里,民警们与菜农一起挥汗忙碌,其乐融融地为丰收助力,为繁忙的农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警”色。8月4日,为切实帮助菜农抢抓农时、保障丰收,叶城县公安局民警深入巴仁乡,开启“助农+普法”模式,协助抢收红薯,并利用劳作间隙同步开展普法宣传,以实际行动保障菜农的丰收成果。

“去年我种的红薯亩产达3吨呢!” 一位菜农和民警合力将饱满的红薯装进箱子,一边笑着分享丰收的喜悦。不远处,另一名民警正小心翼翼地将装满红薯的箱子在路边放整齐,堆起的箱垛像一排排扎实的 “金元宝”。菜农望着这成片的 “战果”,快步走到民警身边再三道谢:“每年到了最缺人手的时候,你们总像自家人一样主动来帮忙,真是太感谢了!”
劳作间隙,民警走近菜农身边,手持普法宣传单,结合同期真实案例,就生产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特别是矛盾纠纷、农产品运输及合同签订要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针对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民警着重提醒群众务必保持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牢牢守住“钱袋子”。

“直播间有人要订大量红薯,千万警惕!务必先核实对方营业执照统一代码,确认无误后再交易。” 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虚假采购农产品”诈骗案例,面对面提醒正在直播带货的菜农电商,还提醒说到:“交易时必须严格核实对方身份及经营资质,谨防遭遇虚假合同或“冒充企业/中介”类诈骗陷阱”
在另一片红薯田里,民警主动走近一位菜农,面对面提醒道:“大叔,国家有政策,运输鲜活农产品走高速公路是免收通行费的。签运输合同时,如果对方因此为由,抬高运输价格,一定要拒绝” 民警结合具体案例,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合同中的模糊条款,还把印着联系方式的民警联系卡递过去:“以后遇到合同拿不准的地方,随时打这个电话,我们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全力为您的交易安全保驾护航。”

警民齐力促抢收,笑语欢歌漫四边。此次活动不仅帮助菜农加快完成抢收农务,同时提高了菜农法律知识点,做到了“普法”和“农务”两不误的局面,用实际行动加固警民连心桥,为助推乡村振兴、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作者:程超
供图:新疆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