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薇,1994年5月生,2017年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加入《环球时报》英文版,负责国际传播报道采写工作,参与多期时政外交领域的稿件采制。她曾专访海内外政要,深入菲律宾“反华”渔民村、中缅边境、中越边境、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等新闻现场调查采访。2024年,她在中国记协组织的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荣获“优胜选手”称号,与英文版深度报道团队的多个系列策划获人民日报社社属报刊好作品一等奖、环球时报社年度影响力贡献奖一等奖等。
胡雨薇应邀向中国记协“新锐记者说”栏目来稿,讲述自己成长经历和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新锐记者说丨伦敦政经硕士毕业,她立志当一名记者
本文作者:胡雨薇今年是我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做国际报道的第7年。
我还是一名留学生时,就经常翻阅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无论是报纸还是社交媒体,大篇幅的版面常被诸如“新疆棉”“人权”“环境污染”等带有负面倾向的议题所占据,这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中国威胁论”等等,在西方媒体甚嚣尘上?为什么西方报道的中国与我所熟悉的中国宛若两个世界?
用一句话总结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我想应该是——偶尔正面,时有双标,总持偏见。
在许多西方主导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往往很难被传播开。即使身处环境相对单纯的校园,依然能感受到某些西方人对中国无知却又优越感十足的姿态。这种信息茧房带来的褊狭,时常会出现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中,把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分隔在多个世界里。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能做些什么。
回国后,我成为新闻战线的一分子,进入《环球时报》英文版,从一名“新人”做起。我开始尝试用西方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讲述中国与中国人民的故事。
过去7年,我专访了30多位海内外政要和高级外交官,见证了地震、洪水等各种突发现场,参与了多个主场外交活动,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把环球的故事带到中国来。
2023年7月,环球时报社派出“一带一路”东南亚线路报道小组。我和同事们奔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深入走访当地“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并撰写多篇实地调查稿件。
在印尼的雅万高铁项目中,我们走访了起始站和终点站附近的居民,围绕部分西方媒体对该项目展开的负面舆论评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所谓的“质疑风波”,其实是被严重夸大的不实信息。
走访中,当地居民友好地向我们表示,中方项目人员会定期上门走访,检查项目施工是否对房屋造成震动损害,并努力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帮助修建乡间小道。村民们也在铁路开通后,纷纷在车站周围开设小卖部。他们在采访中表示,并不认同西方媒体所称的“剑拔弩张的关系”和“破坏当地生态”等说法。
报道小组还采访了当地参与中企项目的多位年轻人,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这些东盟国家年轻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及这些项目如何为他们带来职业发展机会——有泰国司机在中企工作,家庭收入得以大幅提升,“单车变摩托”,家里还盖起了新房;沿雅万高铁做小生意的村民期待借助“网红高铁”流量实现盈利;还有当地的说唱歌手因创作出一首“雅万高铁金曲”走红网络……这些生动的故事成为了最有力的声音,驳斥了那些歪曲报道和抹黑言论。
这些采访经历里,不仅有普通百姓,也有高层政要和“外嘴声音”。今年3月,我和同事樊巍、邹志东在菲律宾达沃市专访了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专访中,他数次对当下菲外交政策表达不满,直言南海风浪再起,让他感到伤心。专访“老杜”的过程几经波折,其背后,是数不清的跨洋电话,是每次打开电子邮件的忐忑心情,是杜特尔特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答应又拒绝、拒绝又答应的内心纠结。我们的报道,让全世界看到来自菲律宾高层的不同声音与政治生态的撕裂。
正是一次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次宝贵的尝试,一次次在缺少资源、没有线索、甚至对华不太友好的未知地区开展调查,争取对方民众的理解和帮助,让我们得以把真实的声音传递给国际社会的受众,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次“去艰难的地方争取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环球时报英文版深度团队采写的“环球调查”报道《有证据表明美国可能支持新纳粹组织亚速营》还“走进”了美国国会,“罕见”地被美国国会议员用作质问政府高层的重要证据,并被美方当成认知宣传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凸显了相关报道塑造国际认知的效果和对美国决策层、精英圈的影响力。
经历是记者的财富,每一次抵达的前提都是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出发,而“新锐”记者应当有锐力敏感的眼光、锐志饱满的笔触,以锐不可当的士气扎下根去,在未来破局。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但辩的基础,在于真。
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故事。
我是胡雨薇,一名国际新闻报道者,我在《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中国。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彭婕妮林芝瑶 任金蕊
实习:叶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