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社评文章】中老铁路:跨越山河,奏响发展与友谊新乐章
共工新闻社香港4月16日电(刘锦波)当里程表的数字定格,中老铁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截至3月28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1万列,发送旅客突破5000万人次。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奔赴与相聚,是区域发展的蓬勃活力,更是中老两国携手共进的深情厚谊。 精准运力投放,是中老铁路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硬核支撑”。随着旅客出行需求的持续旺盛,铁路部门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调度能力,精准投放运力。从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由开通初期的8列增至最高86列,到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由初期4列增至最高16列;从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席位由初期250个增至390个,到出入境人数从单日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每一次数字的跃升,都见证着铁路部门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的决心与努力。这种精准的运力投放,不仅让旅客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也为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丰富客运产品,是中老铁路吸引旅客的“魅力密码”。中老铁路以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为基石,沿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及美景美食为点缀,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黄金线路”。从国内段的壮丽山河到老挝段的异域风情,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而铁路部门与旅游部门的深度合作,更是为这条线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行跨境“星光·澜湄号”旅游列车,采用“国内旅游列车+国际旅客列车”模式,组织中老跨境旅行团,让旅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情。这种“铁路+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带火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也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优化站车服务,是中老铁路提升旅客体验的“暖心之举”。在列车上,傣味小排、酸笋牛肉、菠萝饭等地方特色餐食香气四溢,“一路咖香”中老友谊品牌咖啡让人回味无穷,满足了旅客对茶、咖啡、果饮的个性化需求。沿途车站和列车上配备的语言翻译设备,提供中、老、英三种语言的旅服信息广播,让旅客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铁路部门还在中老铁路沿线车站设置国际旅客购票专门窗口,增设ATM机和POS支付终端,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购票和支付便利。这些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旅客的心中,让中老铁路成为了一条充满温情的友谊之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老铁路吸引了来自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万余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中老铁路的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人文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在这条线路上相遇、相识、相知,共同感受着中老两国的文化魅力,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老铁路,这条跨越山河的钢铁巨龙,正以蓬勃的姿态,奏响着发展与友谊的新乐章。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纽带,一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的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中老铁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老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中老铁路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李晓彤 |